-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06/29]
-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06/29]
-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06/29]
-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06/29]
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应用性师范性学术性内涵及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科学定位是推动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根本性的工作。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2011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范围》(2013年
科学定位是推动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根本性的工作。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2011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范围》(2013年)均将办学定位作为评价高校的一级指标,并且明确了基本要求:“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清晰,能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考察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作为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职业技术师范本科院校只有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真抓实干,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一、办学定位的内涵
办学定位是指一所高校在相应系统中所处位置及其发展目标的水平确定。它涉及学校类型定位、学科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层次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等多方面内容。从高校所处系统看,办学定位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定位,属于宏观定位;二是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属于中观定位;三是在学校发展历史中的定位,属于微观定位[1]。本文所指的办学定位是中观定位,即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办学定位是否科学,要通过教育主管部门或第三方评价,同时高校自身也要在纵横两个维度上找准位置:纵向上,主要看历史积淀和理念凝炼,是坚持方向一以贯之,还是常变常改;横向上,主要看与其他院校比较优势,看办学特色彰显和优势发挥,是做精做强,还是求大求全。每所高校都应在高等教育分类体系中确定自己的位置,明确方向,制定战略,避免“千校一面”。为此,一要进行“身份”确认,进行类型定位。例如,按照办学功能分为综合性高校、研究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学型高校;按照人才培养类型分为研究型高校、应用研究型高校、应用技术型高校和技术技能型高职院校;按照重点建设项目分为“985高校”“211高校”“双一流大学”等。同时高校的“身份”,也由其现有学科专业、师资水平等在内的办学实力所决定,反映了大学的贡献度和社会认可度。二要明确发展目标,进行水平定位。一所高水平大学必定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的、可实现的办学目标,同时要有一个有特质的发展模式,“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所处类型院校中办出高水平、办出特色。
由此可见,办学定位是依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学校的办学历史与现状出发,对自身在有关系统内部分工和协作关系中所处位置进行定位以及构想发展愿景。办学定位不同于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办学指导思想是前提和基础,主要在理念、战略层面为办学定位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方向;办学特色是坚持办学定位的发展结果和发展方向,体现了办学定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应用性、师范性、学术性三性统一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共建立了8所独立设置的职业师范院校,分布在吉林、河北、天津、安徽、河南、江苏、江西、广东,这类院校一般定位为地方应用型大学,是以培养职教师资为核心功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体,应用性是其办学定位的第一属性。作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必然要求其具有鲜明师范性,既不同于普通师范院校,也不同于一般工科院校,而是具有“工科+师范”相融合的特性。职业师范本科院校包含了高等师范教育、高等工程教育、高等技术教育三重属性,同时具有三类教育学术研究的必要性和学术性要求。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是在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应经济建设之急需,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一所专门为职业教育培养专业课师资的全日制普通师范大学。原隶属于国家劳动总局,1983年划归吉林省管理,经近40年的探索与积累,形成了应用性、师范性与学术性三性统一的办学定位格局。
(一)应用性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承载了职教师资培养与培训的重要职能。职教师资培养秉持“工学结合、理实一体、能讲会做”教学模式,决定了其人才培养定位的“应用性”属性。2015年,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文件中,把明确类型定位和转型路径作为转型发展的第一任务,要求“确立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作为应用型大学,其办学定位的应用性体现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研究与应用相结合、产业与教学相融合、学校与企业相协作。应用性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本质属性,应用性的定位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具体体现在学科、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服务面向等各环节。在人才培养方向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面向地方办学为主。在科学研究方面,注重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注重产学研用相结合,特别注重推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以解决其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在社会服务方面,以服务地方为主。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服务地方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形成学校和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格局。学校现有46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理学七个学科门类,服务于职业教育、制造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等地方支柱产业,其地方性、应用性极其突出。
文章来源:《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jlgcjssfxyxb.cn/qikandaodu/2021/0708/1134.html
上一篇:技能形成内涵与目标
下一篇:数独思维在师范学院数学师资培养中的应用研究